随便写点,明天见
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还在今天,而当我写完时,以至明天。我顺便在此提前二十分钟祝愿我的读者——端午节快乐。
先写作业还是先玩?
早上论文指导老师给我打电话,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,我认真做了记录,随即便抛诸脑后了。似乎已经习惯了拖延学校里的各种事务,不到最后一刻,我几乎没有动力完成这些任务。
在我小时候,有些学生喜欢写完作业再去玩耍,有的则反过来。当前,我属于后者。从我现在的视角来看,这两种对待作业的态度都挺好的,糟糕的是夹在其中的学生:既想着玩耍,又想着写作业,最终玩耍的欲望战胜了写作业的欲望,但心里面还老是牵挂着作业,或者因为没有先写完作业而感到愧疚。这种情况,他既玩得不开心,最终也没法顺利地完成作业。这是我过去的真实写照。
漫步前理个发
今天的漫步路线比前几日路程稍近一些,出发前到楼下打理了一下头发。楼下有两家理发店,我都去过,但我是其中一家价格更便宜的理发店的老顾客——去了两次了。我很少关注发型,只要求头发短一些就可以。头发一旦长长,我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指拧它们,尤其是在我情绪焦躁的时候,拧头发这个动作就成为了不安情绪的外化表现。这种行为习惯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,那时候似乎总是喜欢抓母亲的头发。
隔壁的理发店价格贵了三倍,主要招待一些喜欢个性化头型的年轻人。我去过一次,觉得自己的需求与这家理发店的服务不太匹配,之后就再也没去了。
数量还是质量?
从近几篇博文来看,主要内容围绕着散步时的所思所想,大都在记录当天的事情。这与创立博客的本意并不冲突,但不可避免地,博文在思考深度上不会多么出色。这就意味着它只能解决一些表层问题,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某些高价值难题——这些难题往往难以发觉,且追溯往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让作者感到痛苦。因此,我决定在博文发布频率上做出妥协,用数量换取质量。当然,今天这篇写于深夜零点的博文并没有遵从这个新的决策。
我暂定将播客的制作周期设置为一周,在内容定位上,播客的信息密度要大于我日常写的随笔。
完
在困倦中草草收场。晚安!我们几天后——又或许明天——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