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第一期播客

我的第一期播客

播客与媒介

播客是一种以音频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,它的现代概念 Podcast 诞生于苹果公司,是 iPod 和 broadcast 的混合词。个人认为,这个概念只不过是为传统的声音广播赋予了新的名字,本质上并没有太大不同。

谈到信息媒介,尼尔·波兹曼对除了文本以外的任何媒介都深恶痛绝。但在现代互联网时代,不可避免要从富媒体媒介中获取信息。从尼尔·波兹曼的角度出发,音频媒介不如文本媒介,但要比视频媒介好一些。这里的“好”与“坏”指的是“娱乐至死”的程度。我个人的看法与此类似:如果从信息密度的角度出发,由大到小的排序如下——长文本、推文、音频、长视频、短视频。而如果从人们的接受程度角度出发,这个排序就要反过来了。

从听众到创作者

回到播客的话题上,漫步随笔是我制作的第一个播客节目,今天完成了第一集《博客创作的日程》的录制,时长将近一个小时,主要谈论这个博客网站的经营过程。原本这个话题是今天博客的创作主题,但录制完播客节目之后,我觉得没有必要用另一种媒介赘述了。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种媒介创作内容,只求能跑通主要流程,至少今天是做到了。

过去我听的播客内容主要与英语学习有关,比如 科学美国人潘吉Jenny告诉你之类的节目,但随着我在学习英语上的懈怠,播客逐渐淡出我的视野。直到最近有一天,我睡得很晚,这种作息习惯勾起了我的回忆,或者说触动了我的某条行为习惯,我开始打开喜马拉雅,查阅了之前一直关注的读书博主尹山声工场的更新情况。她现在正在更新弗吉尼亚·伍尔夫的《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》,几年前我曾深受她的另一部作品《达洛维夫人》改编而成的电影《时时刻刻》的触动。于是乎,从那天以后我开始在睡前追更这部作品,播客也重回我的视野。

私人财产

得益于一些博客导航网站——比如我经常光顾的 BlogFinder,每天早上起来,我养成了网上冲浪、阅读博客的习惯。这与在某个平台上浏览贴文的感觉很不一样:一方面,最直观的是,每个人的博客网站都形态各异,颜色样式五花八门,这是对作者个性的最直观展现——有的缤纷多彩,有的大道至简;另一方面,也是最重要的区别,内容百花齐放,几乎囊括了人生百态。

不知为何,当我提到国内各种内容平台以及个人博客时,脑海中浮现出两种不同的国家:第一种,个人私有财产不容侵犯,尤其是土地的所有权归于某个具体的人;第二种,则与前者相反,所有人不过是一个租客,随时可能因不可抗拒的因素被扫地出门、财产被没收。其中第一种对应的就是个人博客,而第二种对应的就是内容平台。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存在着某种微妙的映射关系。

喜欢生活类博客

过去我关注的编程技术类博客多一些,主要是为了针对性地解决当时遇到的问题。现在基本上完全不关注技术类博主了,可能跟我对技术的态度的转变有关。当我翻阅一个技术类博主的博客时,我丝毫不关心博主的个性以及他的个人故事,我只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翻看博文中提到的解决方案。一旦问题解决,或者发现博文无法解决我的问题,我就没有兴趣再留下来,也不会订阅这个博客。一言以蔽之,这个博客对我来说是工具性的——用完即弃。而我对那些生活类博主的观感则完全不同,我将其视为一个与我一样有着复杂个性的人,一个有故事想要分享的人。阅读他们的博文,像是在与他们对话,这种体验让我着迷,一种奇妙的情感链接悄然建立起来。

最后更新于 2025年5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