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求职、爱好与平庸生活
最近以来,天气愈发炎热,室内外都充斥着沉闷的空气,时不时刮过来温热的风——这些都是夏天到来的迹象。我很少有明确的季节相关的时间概念。如果你问我夏季什么时候开始、什么时候结束,我真的对这种问题一头雾水。
上午投递了七十多份简历,让我感到意外的是,在自动脚本运行期间,我的账号被封禁了。我立刻在监管平台上申诉了问题,大概三个小时后,我的账号才恢复正常。
我将这一经历发布在了社交平台上,我在这个社交平台上主要记录自己的求职经历。这一系列帖子让我结识了一些有类似经历的网友,与他们沟通求职的经历、交换彼此的经验,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。
我们谈到的最多的话题是当前的求职困境:Java 岗位的求职者过剩,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中低端的求职者,而我就属于这些求职者的行列。客观上来讲,在这个岗位上,我没有多少值得一提的优势。这个事实不免让我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。
回顾过往的决策,我问自己:是什么原因让我决定靠编程养活自己?高中结束,在选择大学院校的时候,只要是与数学相关,我就来者不拒,丝毫不关心大学在哪个城市。经历了一年的大学学习,我深感自己无法继续在数学道路上走下去。偶然的机会,一节 C 语言课程让我萌生了学习编程的念头。此后的三年,我断断续续地学习编程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学习编程不是因为自己多么热爱这件事,只是相比于学习数学,编程是一个更能给我带来积极反馈的事情,数学渐渐地淡出我的视野。大学快要结束了,我才开始将编程作为求职的工具。我对编程谈不上热爱,事实上,我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。
几年来我尝试过不少爱好,但都不了了之。最初是爱好数学,可能是因为那时候所处的环境让我处于极度的空虚之中,刚好读了几本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论相关的读物,那种纯粹的感受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少慰藉,于是我误以为自己真的热爱数学。到了大学,数学变成了我的应试课程。毫无悬念地,我抛弃了数学——这是平生以来第一个曾经安抚我受伤的心灵的东西,转而学习编程。事实上,在此期间我还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爱好,比如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法语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学习编程作为我的消遣,或者爱好。后来,当我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求职工具,在公司实习了几个月后,我对它的热情似乎全然消失了。
我对电影的热情倒是没有减退。初中某个阶段,我与一位同学热衷于讨论炫酷的科幻动作电影。大概五年后,高考物理考试结束,我在学校食堂遇见了他。他问我物理考得怎么样,我如实回答——糟糕透顶。然后,我们像几年前一样讨论电影,他说令他感到最快活的事情是每天看一部电影。我有些拘谨,那时候我热衷于类似于《海街日记》、《小森林》这样的日本文艺电影,这让我们在往日的共同爱好上产生了隔阂。他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家伙,至今我都记得他那令人恐怖的身高——大概两米,他对电影的热情似乎从没有改变。
我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,甚至可以说是平庸,这让我难以忍受。而这,就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。有人说电影的发明让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三倍。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得到的结论,但,如果将其作为对于电影的赞誉,我觉得毫不夸张。对于电影的热爱投射出我对生活的期许——我希望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,而不是平庸地度过一生。
看来以后要提前散步的时间。此刻,深夜十点,我几乎无法对抗那一阵阵的困意。是时候停下手中的笔了——尽管还有许多我想聊的东西。